2024-11-01 08:47编辑:王雨
中国汽车市场插混(含增程)比纯电卖得好,已是一个事实,今年尤甚。
据中汽研数据,1-9月,中国汽车插混(含增程)销量332.8万辆,同比增84.2%;纯电累计销量498.8万辆,同比增11.6%。如此算来,插混绝对增量152.1万辆,纯电车型绝对增量51.8万辆。而插混总量追上纯电,也只是时间问题。
出口盘子里,插混相对增速也远超纯电。1-9月,纯电出口73.1万辆,同比降3.8%;插混19.8万辆,同比增长2倍。
即使过渡在中国也有商业价值
中国车企将资源投向混动,给自家插混技术起的名字一个比一个霸气,什么鲲鹏、马赫、蓝鲸、钜浪、枭龙、旗帜、雷神等等不一而足。纯电起家的创业企业,也纷纷投身插混,包括增程。
有意思的是,增程为主力产品的品牌,没有一家给增程平台起名字,包括理想,问界等,原因在于,仅是电机、内燃机/发电机和变速箱的位置,就可以玩很多花样,但增程系统的内燃机,不过是作为“充电宝”使用,方案上几乎千篇一律,实在没什么可宣传的。不过,在营销领域表现出色的企业,不在这一范围。
虽然对增程的“鄙夷”态度没变,但跨国车企也意识到混动的商业价值。奔驰、大众、奥迪、保时捷、斯特兰蒂斯、宝马、福特,捷豹路虎、沃尔沃等均开始调整电动生产规划,加强投入插混。
奥迪CEO格尔诺特·多尔纳表示,“插混车型的重要性比最初预期的更高,燃油车向电动汽车过渡所需时间比想象更长。”虽然没有脱离“插混是过渡”的定位窠臼,但愿意投入,就表明“过渡期”可能横跨行业的景气周期。
沃尔沃也暂缓了2030年完全实现品牌电动化的目标,转而研发混合动力汽车。沃尔沃汽车首席执行官Jim Rowan在季度投资者线上会议上曾表示:“(混合动力汽车)为我们尚未准备好转向完全电动化的客户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总体而言,欧系对插混更积极,已经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不少插混产品。这显然是因为欧企在华份额占比明显,值得且也必须紧密跟随市场。
奥迪正在研发一系列新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P1+P3成为主流
曾经百花齐放的插混方案,花了近10年时间,技术路线已经充分收敛——即卖得好的方案有共同性,成为主流。反过来,走主流路线,不能保证一定卖得好。
在日系普混(HEV)和欧系短时间尝试48V轻混的背景下,中国车企从P1插混、欧系祖传的P2并联混,逐步发展到串并联混。所谓“P”,即电机混动动力系中的不同位置。
而串并联有P2+P4、P1+P3、P2+P2.5,甚至更冷门的P0+P1+P4等。为了规避丰田在HEV上精心构筑的专利墙,DHT(多模专用混动变速箱)大行其道,和单档混动一时瑜亮。
现在看,P1+P3正拿到越来越多的份额,诸如销量榜上的常客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等等。哪怕原来学习欧系路线的一些中国品牌,最晚到去年,也趋于P1+P3路线。或者至少在自己的工具箱里,保证有这个方案。
当前,内燃机热效率的确是当前插混竞争重点,今年在微博上关于热效率之争的舆论大战,热闹程度堪称创下记录。原因无他,认知成本而已。对这个数字,公众听得进,也容易作比对。有些人觉得这是歧视没有技术背景的普通公众,不不不,技术大拿也一样,认知本身需要花力气,有个低门槛的指标很上口,宣传口也容易操作。
串并联混动的工作模式
比热效率Buff更重要的是体验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宣称自己混动内燃机热效率从40%一路飙升至46%。如果不是真的技术进步,那就是“贯口”通货膨胀。
判断谁在研发,谁在吹小螺号,可能很简单。混动专用内燃机和燃油车上的发动机最大的不同,就是谋求只工作在最优效率区间。简单说,就是看BSFC(有效燃油消耗率)。
如何画出BSFC图呢?至少要有个单缸机开发系统,包括金属单缸和光学单缸,这是标定的硬件基础少不了。然后还要攒齐燃油雾化测试系统,获取数据后,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燃烧建模仿真迭代,再改进实物系统。不断改,不断磨,最后能达到的极致水平,就可以拿来作为传播话术了。
以上,如果台架没有、喷雾测试没有,燃烧包没有(哪怕都是买的),数据哪来的?虚标尝到甜头,说真话的品牌可能被影射为技术低劣。
退一步而言,即便在实验室做到一个很高的数字,也没什么价值。这都是在挑选样本(找出燃烧效率最优的内燃机样本),替换为超低摩擦零件,低比热容涂覆燃烧室套件、取消爆震和排放保护,燃料掺醇,调整排气气阻,这一番操作之后拿到的数据,哪个措施能放在量产车上,有什么实践价值?
说实话,就算这一通忙活,也比蒙着眼睛吹有意义,起码尝试了。
典型的BSFC图
典型的BSFC图
对消费者有意义的是真实体验,必须保证体验的下限。本质上,插混和增程一样,就是确保续航的前提下,尽量多地保留纯电体验。这样一来,插混/增程需要内燃机的额定功率至少要满足电机峰值功率的一半。这样做不仅为了保持馈电功率掉的不太多,还为了保证馈电NVH不会过于吵闹。当然,依照纯电标准,这两项指标打的折扣越少,设计越是精妙。能效和热效,不过是一个测试维度而已。
不能只怼着内燃机发力,电池放电能力也很重要。电池分为功率型和能量型。前者相对贵而后者便宜。简单说,高Soc下可承受更大倍率放电,而馈电时放电功率受限,电机功率差额需要由内燃机补齐。补不齐的话用户就很难受了,馈电一条虫。
内燃机从1.5T升到2.0T,底大一级,比热效率提升1%,对消费者来说重要多了。长途高速,这个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跨国车企部署插混的困境
混动赛道有浮夸,有假把式,但仍在进步。其进步性就在于,在纯电眼下无法做到全场景最优的时候,混动提供了替代方案(以满电/馈电性能表现不完全一致为代价)。这一点,市场是认可的,因此出现了文章开头所罗列的混动销量高速增长。
这一次由中国车企领潮,跨国车企不得不也即被动接受了这一现实。
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混动并无绝对的技术护城河。中国车企的优势在于,在电机和电池介入的工况下,将动力系统做到简单和当下的极致。
而燃油车发动机技术,跨国车企一直领先。转向插混,如果是P2,则没有适应期,但不适合中国的场景(堵车、蠕行严重)。如果转向P1+P3等方案,需要时间。据悉,有些厂家私下判断,需要两年才能追平与中企的技术差距。
但问题在于,如果只是中国市场认可这套方案,那么在中国市占率走低到3%、2%的品牌,追这个潮流意义不大。“市场决定论”本身,就决定了欧系需要追,除非它不要份额。
看到问题是一回事,但资源投向转过来是另一回事。2022年,某头部合资车企开始谋求布局插混,以应对中企插混产品市占率急剧走高的局面。但产品决策太慢了 。经营会、股东会、董事会一轮又一轮地论证、吵架,就是缺个一锤定音的角色。时间过去好几个月,结论是,如果与市场领头羊采取同样的方案,成本与后者相去甚远。然后中方又开始研究,要不要甩掉老外自研。这一折腾又是半年。
另一家合资的困境是,中方有现成的方案,但外方受限于股东意志,接受起来有难度。在中外股东的研讨会上,中方同意拿出平台授权生产,但提出了很多要求,基本上把当年外方技术输入时的条条框框复制一遍。外方炸了,这么苛刻的条件怎么能忍,双方不欢而散。
现在合资作为现金牛,中外股东都怕对方拿捏,都摆出不在乎的姿态。表现为争着索取收益,但研发格局和投向照旧。这就是很多合资瞪着眼拿不出市场期待方案的两个原因。
要解决市场,先解决产品;要解决产品,先解决利益分配;要解决利益分配,先解决头脑问题。而研发效率、组织架构、平台承载,不是重点。
插混结构示意
固守既往路线的跨国车企
目前的合资,日系(特别是本田)从HEV的舒适空间里走出,开发了插混,走的主要是功率分流方案,和以前的技术有很强的继承性,避免陷入之前提到的两个困境。
日产的e-Power独树一帜,油耗表现不错,属于串联混动,有点像小电池版的增程,但极力避免宣传为增程。其实,日系都开发了插混的小电池版,但市场似乎反应平淡。日系当前正在转向大电池版,强调能耗优于对手,但销量仍然不振。
美系基本无心插混,但一个特例在于别克GL8的插混方案来源上汽泛亚,能够解决这个品类的油耗痛点。福特有功率分流方案,但对于中国市场意兴阑珊。
欧系拿出的急就章,普遍仍是P2。本质上是在燃油车动力总成身上加装了电池电控电机,没有抛掉复杂的变速箱,确实是真正的油电双系统,但系统复杂度太高,故障率也高。因为缺乏专门的发电机,馈电下驾驶体验照样劣化。
而沃尔沃则推出少见的P1+P4方案,奥迪推出P0+P3,配了1.7度的小电池,和日系的HEV相似。这些车型尽管放弃P2构型,但仍然保留全套燃油车动力系统。
很显然,跨国车企与中国车企的思路不一样,这就造成了一种局面:虽然大家都在聊插混,但实际上内容完全不同。中国品牌和跨国品牌都试图发挥自己的优势,从市场的表现看,大体上只接纳了前者,而将后者视为燃油车的轻度改良版。
“投降不彻底等于彻底不投降“,网友们嚷嚷的话虽然不好听,但从本地需求出发来看,跨国车企应该好好想想,到底要怎么推行混动路线。如果还是照这样,很可能两头落空。之于上汽大众、长安福特等还在襁褓中的混动产品,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