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不出来 卖不出去" 车市靠政策走出迷堆?

2022-05-27 09:02作者:zuse2017编辑:王厅

  回想2020,疫情刚来的那年,当时很多人以为那是最灰暗的一年。何曾想,再往后看可能会发现2020也许是过去两年当中“最好”的一年。

  2年时间过去,疫情的迷雾并未彻底消散,而由此延伸出的芯片短缺、零部件供应不足的矛盾却在持续不断的升级。除了供给端遭遇打击,市场需求端的表现也出现疲态,今年4月份,国内乘用车增长率几近“腰斩”……

  很快,坊间便有消息传出,为了拉动汽车消费“汽车下乡”将在今年下半年落地。尽管该消息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辟谣,但是最近关于政策救市的呼声却越来越高。直到5月23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

  另外,我们看到,不少地方政府也在纷纷推出汽车消费刺激政策,以购车补贴的形式尽可能的拉升市场。

  然而,无论是国家补贴,还是地方补贴政策,是否真能成为当下纾困的良方?对于解决当前的行业问题能带来多大裨益?虽然,国家层面出台消费政策刺激汽车业有过较为成功的先例,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市场行情与以前相比似乎有所不同。

  市场销量“腰斩”,车企面临产销双重压力

  “造不出来”“卖不出去”恐怕是不少车企正面临的难题。

  根据乘联会最新统计数据,今年4月,国内乘用车生产96.9万辆,同比下降41.1%,环比下降46.8%;上月零售量为104.2万辆,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4月零售同比与环比增速均处于当月历史最低值。

  中汽协公布的数据也不容乐观,4月国内车市销量118.1万辆,同比下降47.6%,环比下降47.1%。

  其实,自疫情出现之后,汽车行业对于车型、车企乃至行业的市场销量分析有所减少。原因是,销量数据受疫情、原材料、供应链等不可控因素的干扰过多,表面的数据并非能完全真实反映车企的市场经营成果。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乘联会方面指出:“受疫情影响进口零部件短缺,涉及长三角地区的国产零部件体系供应商无法及时供货,有的甚至完全停工、停运,加之物流效率降低和运输时长不可控,导致生产不畅问题突出。”

  乘联会方面表示,4月上海地区五家主力车企生产环比3月下降75%,长春地区合资主力车企生产下降54%,其他地区总体下降38%,上海地区零部件体系的全国辐射效应凸显。

  据了解,上汽集团4月产量受同比减少超六成,两大合资企业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单月产量仅为27307辆和23807辆,分别同比下滑75.11%和68.56%。

  另外,长安汽车4月产量为112639辆,同比下降44.88%;合资品牌中长安马自达上月产量为3303辆,同比减少70.58%,长安福特品牌产量为9199辆,同比减少39.96%。

  除了“造不出来”,“卖不出去”也是车企要面对的难题。

  在当前这股车市下滑的洪流中,自主品牌、合资品牌,豪华品牌细分市场无一幸免。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国内自主品牌零售量为48万辆,同比下降19%,环比下降37%;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量为45万辆,同比下降42%,环比下降24%;豪华车品牌零售量为12万辆,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50%。

  值得一提的是,在汽车行业整体负增长的前几年,豪华品牌曾一枝独秀是唯一坚守住正增长的细分市场。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豪华车主销区域受到防疫封控形势变化的影响,产销损失巨大,原本的供需紧平衡状态再次被打破。”

  合资品牌方面,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大众、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一汽丰田、东风日产等厂商下滑比例超40%。其中,作为国内合资巨头的一汽-大众,4月销量同比下跌62%。

  自主品牌方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以及长城汽车等10家车企同比降幅均超两位数。

  国内头部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4月交付量为4167辆,环比下降62.2%,蔚来4月交付量5074辆,同比下跌13.5%,环比下滑49.2%。小鹏汽车 4月交付量9002辆 ,环比下跌41.60%。

  与之相应的,汽车经销商4S店客流与交付量缩水。数据显示,4月吉林、上海、山东、广东、河北等地经销商进店和成交受影响较大,有部分品牌20%左右经销商的店面静止,客流中断损失明显。

  救市:地方补贴已“上路” 购置税减免再“出手”

  下滑还未止步,根据乘联会公布的5月1日-15日的数据,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48.3万辆,同比去年下滑了21%。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对于5月份市场,‘五一’第一周订单和交车环比4月改善明显,但同比去年有30%以上的同比下降,市场复苏压力还是很大。”

  4月初,乘联会预计疫情可能会带来15%-20%的产量损失,但受产业链及物流实际影响,乘联会预计疫情对销量影响将达到40%左右。

  为了逆转车市,当前,已有广东、吉林、江西、山东、天津、深圳、沈阳、海口、晋江等多级、多地政府已相继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救市”,并且政策延期会到6、7月底,一部分甚至会延续到今年年底。

  崔东树表示:“这些政策还是根据各地财政状况出台的,有钱的地方就多补点,稍微次一点的地方就少补点,没钱的地方即便想补也没能力。”

  其中,广州每辆新能源汽车补贴1万元的综合补贴,如果是置换或者报废的消费者,而且新买的车型为国六车型,可获得3000元的补贴;

  长春市政府自2022年5月21日(购车发票时间)起,发放总额5000万元汽车消费补贴;

  青岛按照不同车型不同价位,可以享受到3000元到10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长沙市按条件可以获得购车裸车款3%的补贴,最高不得超过3000元,购买新能源车型最高可补贴4万元;

  此外,浙江义乌推出至高1万元的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辽宁沈阳推出至高5000元的汽车购车补贴;天津多区发放最高5000元/辆的汽车消费券;海南海口推出最高5000元的汽车购车补贴。

  针对地方补贴崔东树表示:“短期内确实可以提振消费,但长期看来,可持续性是个问题。”

  “长期看,建议抓增量购车和促存量更新。”乘联会方面表示,建议实施购车抵税的措施,调动消费者购车热情,实现拉动消费的可持续增长。

  如开篇提到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召开,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指出,实施包括财政及相关政策、金融政策、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保能源安全、做好失业保障、低保和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6方面33项措施。

  其中,在促消费和有效投资方面,提出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

  对此,崔东树表示:“这一政策将剧烈拉动汽车消费。”

  雪中送炭:重振消费信心是关键!

  “2009年、2015年和2016年也曾实施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有效促进了汽车消费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学者姜照表示。

  的确,在2009年和2015年先后推出1.6L 及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政策,两次都促进了中国车市销量增长。也正是在十二年前,在购置税减免的刺激下,国内车市创下近50%的增速,中国从此坐上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大国的位置。

  在2015年再次实施购置税减半之后,2016年同比增长14.93%。

  姜照表示:“政府实施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给予车企政策‘大礼包’,对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减轻了消费者的购车负担,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说前两次购置税减免政策是“锦上添花”,那么这一次应该算作是“雪中送炭”。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24807亿元,增长0.8%。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6916亿元,下降8.4%。

  换言之,汽车消费在1-4月以及4月份分别大概造成1%、2.7%的增速落差,汽车消费动能明显不足。

  虽然说,拉动汽车消费是稳定汽车产业,推动消费平稳增长的首要任务。但是,回顾出两次购置税减免政策以及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都是国内汽车市场或新能源车市场整体处于增势状态或消费迭代时期。

  换句话说,让政策刺激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前提或是积极增长的市场环境,与之相应的是消费者有相应的购买力及消费信心。

  我们看到,在2009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3.2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汽车类增长18.5%。2015年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87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汽车类增长5.3%。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薛旭表示,从短期来看,北京和上海受疫情影响,无论是汽车的使用量还是购车的可能性都大幅降低。从中长期来看,人口结构变化、收入增长放缓等因素,也会影响到汽车消费。

  除此之外,由于政策激励为后续市场带来的影响也应当考虑。我们看到,第二次减免政策(2015年)后能看到效果在弱化。2016年同比增幅高达13.7%。2017年增幅收窄为3.04%。直到2018年购置税优惠退出,车市出现负增长。

  车云小结:

  诚然,从国务院提出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到地方政府推出各类补贴政策,都可以明确的感受到国家有意提振汽车消费市场的决心。至于后续如何实施以及可能对车市带来多大的推进还未可知,但值得强调的是,回归到市级层面,如何通过宏观层面引导、提升消费活力也格外重要。

  今年4月份车市产销两端面临的压力,可以看作是疫情造成的短期内的特殊情况。从根本上说,提振汽车消费的重点或应该是尽快推动社会面的全面。从一定程度上说,车市激励政策的效力,更多取决于复工、复产、复市的效果。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010-65993545-8019  jubao@12365auto.com
车质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19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