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扩大“汽车朋友圈”或邀奔驰等合作

2023-12-14 08:45作者:贾子健编辑:王雨

  华为车BU业务的“橄榄枝”正越抛越远。

  继长安汽车、江淮汽车官宣“牵手”华为后,有媒体报道,华为就智能汽车相关业务投资再次与奥迪、梅赛德斯接洽,旨在扩大其新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

  据外媒报道,三位知情人士透露,华为已向奥迪(Audi)和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询问是否有兴趣购买其智能汽车软件和零部件公司的少量股权。

  由此可见,华为在和赛力斯、江淮、北汽、奇瑞四家车企联手打造“四界”车型基础上,除邀请一汽、东风外,奔驰、奥迪等外资车企也同样是其未来的发展目标。

  拟邀奔驰、奥迪合作

  报道称,华为已询问奔驰及奥迪是否有兴趣购买其智能汽车软件和零部件公司的少量股份。

  “华为在最近几周与奔驰进行了初步谈判,提议这家德国汽车品牌购买新公司3%至5%的股份,具体估值有待商定。”消息人士透露。

  不过,知情人士还补充称,奔驰并没有那么感兴趣。奔驰希望保持对软件的自主权以维持其高端品牌定位,而非将相关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供应商。

  公开资料显示,奔驰自动驾驶方面在年初获批在美国内华达州部署L3级自动驾驶系统Drive Pilot,成为首家在美国获得批准的汽车制造商。奔驰自动变道辅助功能也计划于今年进入北美市场。

  另外,奔驰预计到2023年年底,本土研发人员将达到2000人。第三代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与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研发,由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其中,驾驶辅助系统针对中国路况和场景,并与高德地图、Unity中国等本土供应商伙伴合作,逐步反哺全球市场。

  而奥迪对华为邀请的感兴趣程度尚无法确定。知情人士称,奥迪和华为正在计划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将用于2025年后在华销售的奥迪车型。这些车型将由奥迪与一汽集团合资生产。

  此外,据华为官网消息,早在2018年10月,华为与奥迪就曾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展开了合作,双方技术人员将华为MDC移动数据中心集成到奥迪Q7原型车中,用于城市自动驾驶环境的运行,并面向公众进行了现场展示。

  据澎湃新闻报道,针对相关市场传言,华为、奔驰、奥迪均拒绝置评。

  “汽车朋友圈”好友渐增

  这并不是华为首次向业界抛出橄榄枝。

  根据此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的说法,除长安汽车外,华为已向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发出股权开放邀请。未来该目标公司将对现有战略合作伙伴及有战略价值的车企等投资者逐步开放股权。

  与此同时,余承东还公开喊话,希望中国一汽集团加入。据悉媒体报道,东风汽车也是该公司的潜在投资者之一。

  余承东在评价新公司时提到,“我们一直认为,中国需要打造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一个有‘火车头’的开放平台。”

  关于新公司,华为在11月底宣布,拟设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公司,而长安汽车将入股不超过40%。据了解,新公司是由华为车BU旗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IAS)业务部门剥离而来,该部门正寻求成为智能电动汽车软件和组件的主要供应商。

  而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主要分为三类:供应商模式、HI(HUAWEI Inside)模式、智选车模式。

  其中,一是作为零部件供应商,向整车企业售卖零部件和技术方案;二是华为Huawei Inside(HI)模式,将华为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装载上车,如采用HI模式合作的品牌为长安阿维塔、北汽极狐;三是华为智选模式,华为在产品定义、造型设计、营销、渠道等各个环节参与更多,如采用智选模式的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目前已推出问界、智界系列。

  随后,江淮汽车在12月1日也正式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签署《智能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多个领域全面合作,着力打造豪华智能网联电动汽车。

  随着华为汽车“朋友圈”扩容,平安证券认为,华为在汽车行业中的存在感日益增强,其他车企与华为合作的意愿相比之前也更强,选择拥抱华为的智能车技术,新公司发展潜力大,长期看其营收规模将达到千亿级别。

  但在寻求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余承东曾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坦言华为车BU的困境。“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有自己的追求,我相信基于市值等原因,他们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选择华为。传统的车企当中,如果怕失去‘灵魂’的,也不会选我们。”

  从华为不断扩大的汽车朋友圈,以及蔚来先后与长安、吉利在换电领域展开合作;奔驰、宝马在华共建超充网络;特斯拉超充网络进一步向非特斯拉车主开放,企业“联盟”形式已逐渐拉开帷幕。

  车圈迎来“抱团取暖”时代

  车企“抱团合作”正逐渐成业界主流。

  在华为与长安成立汽车智能系统新合资公司,拉拢一汽、北汽、江淮、奇瑞、赛力斯等车企共同入资之际,蔚来汽车的换电联盟,以及奔驰、宝马的超充联盟等,均在以不同形式完成抱团合作。

  关于换电联盟,蔚来汽车于11月21日宣布与长安汽车签署换电业务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推动换电电池标准建立、换电网络建设与共享、换电车型研发、建立高效的电池资产管理机制等方面展开合作。针对此次“换电朋友圈”扩大,蔚来董事长李斌透露,目前已经到了面向全行业开放的时刻,除了长安以外有4~5家在谈。

  随后,蔚来于12月29日再次与吉利控股签署换电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换电电池标准、换电技术、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营、换电车型研发及定制、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10天完成与两家大型车企得换电合作,可以预见的是,一个“换电朋友圈”正在逐渐形成。据财联社报道,蔚来换电业务潜在合作伙伴还包括江淮汽车等。

  而奔驰、宝马的超充联盟,双方已签署合作协议,将以50:50的股比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超级充电网络。新的合资公司将在中国建设至少1000座超级充电站、约7000根超充桩。首批充电站计划于2024年起在中国重点新能源汽车城市开始运营,后续充电站建设也将覆盖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

  在此之前,国际市场上关于补能的合作,宝马、通用汽车、本田汽车、现代汽车、起亚、梅赛德斯-奔驰和Stellantis等七家主要汽车制造商曾表示,计划共同投资10亿美元以上,以集团的形式在美国城市以及高速公路地段建设约3万个充电桩。

  此外,还有大众汽车牵手小鹏汽车,Stellantis集团与零跑汽车达成合作等等,汽车行业除了“内卷”加剧,抱团合作也逐渐成为了常态。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车圈联盟时代拉开帷幕。杭州阔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志强接受中国汽车报采访时认为,没有任何一个车企能同时具备智能化、网联化及电动化方面的核心领先能力,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将成为新的行业圭臬。车企之间达成合作,都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分摊成本、提高研发效率,以提升在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致同咨询TMT-信息技术行业领导合伙人、交易支持服务联席主管合伙人陈敬文也在采访中表示,国内车企抱团合作是必要的趋势。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传统及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优势和业务短板会愈发突出,“单枪匹马”的玩家将难以抗衡联手发力的对手。国内造车新势力的营商理念也从传统车企的“建立高深的技术壁垒”转化为“开放共享”,携手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越来越明显。

  内容综合自中国经济网、界面新闻、澎湃新闻、中国汽车报等。

相关新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010-65993545-8019  jubao@12365auto.com
车质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19238号